技术天地
原创空间
购买手机锂电池请认准CQC标志(高沣驿/林幸笋)
2013-07-15 12:22:31 来源:本站
购买手机锂电池请认准CQC标志
高沣驿 林幸笋
2009年1月31日,广州越秀区联想专卖店发生爆炸事件,一名20来岁男子颈部大动脉破裂,当场死亡。目前警方尚未公布真相,媒体纷纷猜测这又是一起手机爆炸致人死亡事件。近年来,手机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引发火灾的事件频频见诸报刊媒体,令人触目惊心。
众所周知,手机爆炸的元凶是劣质锂电池。锂电池中的锂元素化学性质很活跃,因此比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更加危险,更容易燃烧和爆炸。然而,锂电池并没有被淘汰,而是应用更加广泛,因为它具有体积小、能量密度大、记忆效应不明显等优势。人们通过技术改进,使锂电池变得安全。例如在电芯中添加钴、锰等化学成份,以抑制锂元素的活跃程度;采用优质的高分子薄膜实现绝缘隔热;内置保护电路监控电压、电流和温度;采用合理的封装材料和工艺避免爆炸,等等。可以说锂电池的制造技术是成熟的,危险性是可控的,但手机锂电池爆炸的悲剧却一再上演,其原因就在于锂电池的安全质量不合格!
手机锂电池爆炸事件频繁,消费者不断吸取教训,日积月累,竟成了网上流行的一套“手机防爆攻略”:切勿随意改装手机、使用原装充电器、避免高温存放、不要长时间通话、充电时最好不要打电话、不要将手机挂在胸前、尽量将手机放在包里、多用耳机接听电话、停用异常和破损电池等等。这些建议非常好,但都是从如何正确使用的角度来考虑的。如果揣在身上的不是手机而是手雷,再小心谨慎也难免万一。所以,除了正确使用,更加值得吸取的教训是,选择购买质量合格的锂电池!
那么,什么样的锂电池算是质量合格、安全可靠的?
媒体上有“专业人士”拿定义不清的“山寨”说事,教导消费者购买“品牌”产品。事实上,三聚氰胺牛奶事件之后,想给消费者造成品牌产品就一定安全可靠的错觉已经不太容易。几个世界知名品牌的“电池门”事件,也以铁的事实说明了即使是品牌产品,如果质量上把关不严,同样有可能出大问题。锂电池质量合格与否,不是看品牌,也不能简单地用肉眼判断——不管是消费者还是专家,而是要按照一套严格的程序进行测试和评定。
国家早在2000年就出台了手机锂电池的安全标准:GB/T 18287-2000《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》。标准规定了手机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,包括放电性能、高低温性能、荷电保持能力、循环寿命、环境适应性、安全等。标准不但规定了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安全保护性能,还充分考虑了误用或滥用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安全性问题,要求锂电池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过充电、过放电、短路、重物冲击、热冲击等考验。只有通过国家标准严格检测,锂电池的质量才能有保证,其发生爆炸的概率也将远远小于不合格的劣质锂电池。
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几乎所有锂电池的标签上都印着“执行标准:GB/T 18287-2000”字样,但这仅仅代表生产企业单方面的承诺。作为普通消费者,怎么知道它是否真正经过严格检测并符合了标准要求呢?最简单明了的方法就是看锂电池上是否加施了CQC标志。CQC标志是产品经过检验合格并获得CQC标志认证证书后才可以加施在产品上的。
CQC标志认证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(简称CQC)针对强制性产品认证(CCC)范围以外的产品所开展的一项自愿性产品认证业务,以在产品上加施CQC标志的方式表明产品符合有关质量、安全、环保、性能等标准要求。申请CQC标志认证的锂电池首先要委托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(SET)等有检测能力和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。样品检测合格之后,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审检测报告并进行工厂检查,确认工厂的质量控制能力以及销售产品与送检样品的一致性。获得CQC标志认证证书的企业还要接受CQC的监督检查,获证产品也要定期进行确认检验。CQC标志认证正是以这种最严格的“型式试验+工厂审查+获证后监督”的认证模式,确保了产品的质量,维护安全的消费环境。
总之,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手机,要将手机变手雷的风险降至最低,除了养成正确的使用习惯,还需谨慎选购手机锂电池。在购买锂电池的时候,选择携带CQC认证标志的产品,自觉抵制未经认证检测的劣质电池。